《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合集1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1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懂得了许多道理,也为小豆豆找到好的学校、好的校长、好的老师而高兴。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小豆豆因为调皮捣蛋,打扰同学们正常上课,例如:总是把书桌的盖子开开关关,制造噪音、总是站在教室的床边大喊大叫、在书桌上乱涂乱画等等而被退学。退学以后,她来到巴学园开始了一段新生活,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教室居然是电车做的,吃的盒饭竟然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还可以上自己想上的课,上完课了还可以去野外玩耍等等,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如果小豆豆犯错了,校长和老师都不会指责小豆豆,而是耐心给小豆豆说这样的结果会怎样,在小林校长的细心引导下和同学们的互相帮助下,小豆豆从原来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好孩子。
通过读《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就会发现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我还深深体会到了:一个好的学校会让同学们喜欢上学,而不会讨厌上学;一个好的老师,也会让同学们爱上学习。我和小豆豆一样幸运,我遇到了喜欢的老师和校长,遇到了我喜欢的学校——邢台新教育第一实验小学。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2初次看到这个名字就奇怪得紧,但转念一想,或许日本文字怪异,所以翻译也怪异吧。再看到它居然是以电车为教室,于是想当然的以为,“巴”就是巴士,电车也算巴士吧。
而读完全书,我却宁愿将“巴”理解为“巴望”,学生巴望前往的学校。因为这里不仅以电车为教室,让人新奇;还以自然为课本,以游戏为载体,让人羡慕;更以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自重为目标,以宽容、善良、友爱为核心,让人佩服。难怪小豆豆这么个淘气的,怪怪的孩子,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快点回到学校去。因为巴学园是孩子的天堂。
作为老师最大的幸福也许是学生爱来学校,渴望和老师相处,渴望每天的学习吧。至少这是我认为的幸福。如今我们的学生最大的痛苦却是每天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课程,每天有堆积如山的作业,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对于老师,他们的渴望就是老师不策我就行。这既是学生的痛苦,也是老师的悲哀。这双输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也许这个问题太复杂而纠结,但至少“巴学园”的出现告诉我们双赢的局面不是完全不可能。虽然要努力改变的东西很多,但至少有希望,有借鉴。
下面让我们琢磨琢磨巴学园成为学生的天堂的原因吧。
座位说
学生每天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座位,选择和自己喜欢的人坐在一起。为每天的学习奠定了愉快的基础。带着快乐出行,收获、付出也快乐。这是小豆豆第一天到巴学园的感受。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中间还有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于是座位说成为了巴天堂的第一个有力证据。
我们敢吗?记得我曾经也尝试过,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同桌,结果却发现他们的选择方便了他们上课时无处不在的闲聊。于是我认为这种尝试彻底失败。但为什么巴学园成功了?其实每一项选择或者方式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巴学园独特的课堂也是巴天堂的有力证明。
课堂说
巴学园每天没有固定的课程顺序安排,老师将当天要完成的学习要点板在黑板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于是学习一开始就充分具备自主性和自由性。学生每天从喜欢的东西开始学起,就再次奠定快乐的基调。这种学习的方式也决定了学习的形式不能采用老师集体授课,学生集中听讲。巴学园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都是自己看课本,做练习,有问题寻求帮助和指导。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刚开始是有难度的,但小豆豆不到一个学期就适应了,可见这种形式通过锻炼培养是可以成功的。
回想我们刚开始进行教学改革时,不是还有不少人担心自主学习,学生不会,合作学习,学生会聊天。但是坚持下来,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的水平还是有一定提高的。如果说成功的程度不高,那还是因为我们不敢彻底放手,我们抱鸡婆的习惯还不能根本改变。学生一旦发现如果不沉下心自学,就永远没有人指导,永远没有敢上别人的机会,考试成绩不好,也永远不再是急了太监,不急皇帝,他们自然会慢慢改变自己,适应自学。当然任何尝试是要用一定的失败,短期的失败为代价的,但是如今我们面对的教育体制,面对的竞争,领导的压力,各种排名,使我们承受不了短期的失败。我们只能急于求成,只能思变,而不敢变。
还必须强调的是巴学园对孩子的激励措施,也是使之成为天堂,使它的各种教育理念得以实施的关键。
散步说
巴学园有一项特殊的激励机制——散步。
学生如果上午就能完成黑板上的所有学习任务,就拥有了一下午的自由散步的时间。老师带领他们在河边、树林、庙宇,这条幽静的通道上自由的玩乐。看到花,老师会让孩子们分辨雄蕊和雌蕊,看到小树,老师会让他们观察树高、树叶……其实老师是将自然、物理等知识寄托在游戏中。观察、发现、探索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也寓于无形。然而孩子们深深喜爱这种方式,于是自学的效果日益明显,这就是寓教于乐。而这中间老师的智慧、知识的渊博可见一斑。老师要是通才,才能如此运用自如。
巴学园能成为孩子的天堂还有很多原因,所有的原因归结起来,其实是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选择的自由,尊重孩子游戏的自由,尊重孩子学习的自由。当学习是快乐的,学习就成为了学生的渴望;当学习成为学生的渴望,学习就无所不在。让我们更努力地让学习快乐起来,让我们更多的尊重学生的自由,还给他们更多的自由。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3最近看完了一本让你想要回到童年的书,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这不就是个特别淘气的小女孩嘛?
上课时简直是个不安分的学生,会突然提奇怪的问题让老师无言以对,七岁就因为淘气被学校开除了,被开除后妈妈给她找了一所由火车车厢组建的只有50名学生的学校,这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习,小豆豆在刚到学校的时候站在大门口好奇的问着这门是从两颗大树里长出来的,对这所学校充满了好奇,在见到校长的时候居然跟校长说了四个小时的话,小豆豆的妈妈总是怀疑一个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话,妈妈却不知道她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想要去探索,在这所学校里你可以先从自己喜欢的课程开始学习,你会看到不同的学生,有残障小朋友,也有健全的,学校里没有特别要求的规矩,没有对错,更是平等对待,记得校长小林先生说过一段话,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生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 ……此处隐藏7567个字……!”这是小林校长最常用的一句话。每次看到这句话,就像回到了童年,和小兜兜一样大。和小豆豆在电车教室里自由地学习,在餐厅里一起唱“嚼好”,早上试着嚼“健康的树皮”,一起在阳光明媚的田野里奔跑。我所有的烦恼都抛在脑后,只剩下快乐和幸福。
巴学园带给我的除了纯真,更多的是情感。小林校长说:“不管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的。”所以为了让先天生理缺陷的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自信,他让孩子裸泳。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刚开始很害羞,但很快就不经意间释怀了。在学校运动会上,全校最矮的学生高乔每次比赛成绩都是最好的,还拿了很多蔬菜当奖品。也许小林老师希望高乔靠自己的本事吃自己的冠军菜;也许是希望高乔生不要忘记自己夺冠的自信;也可能是运动会上独特有趣的运动是他为了高乔夺冠精心设计的。无论如何,都充满了小林校长对孩子的关怀。
在故事的结尾,美国飞机投下的炸弹点燃了巴学院。远处,校长看着大火吞没了充满孩子们笑声的天堂。小林校长深爱孩子,有一颗真心,不会向大火屈服吧?
合上书,深呼吸。突然发现眼角湿了。巴学园的阳光、纯洁、温暖就像“你是个好孩子”。
是的,太美了,我们忘不了。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13《窗外的小豆豆》是被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黑柳彻子所写。
故事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个淘气的小女孩,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一个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孩子。因为碰到了一位赏识她的校长。结果,这位“有问题”的孩子,在长大成人以后,把自己在小时候的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而《窗边的小豆豆》出版以后,成了日本有史以来销售量最大的一本书,并且被翻译成33种文字在全球发行。
在老师的眼里“小豆豆”是个顽皮、很难管教的孩子,在课堂上她多次吵嚷着跑到窗边去看自己的偶像“宣传艺人”,她还许多次掀起课桌的盖子……,由于她不守课堂纪律而被老师“罚站”走廊,最后被退学。所以,从表面上看她不是个好学生。但当她走进了“巴学园”一个有很多大树和电车教室的学校;她的身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不仅学会了遵守纪律而且学会了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因为小林先生认为:“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生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也有来自成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尽早期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精心呵护,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小林先生热爱大自然,他希望孩子们尽可能地保持自然的性格。所以他能静静地倾听“小豆豆”四个小时的说话,给小豆豆充分的表达时间;他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设计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来激发一个残疾孩子的自信。正是在他的这种教育理念中,小豆豆逐渐的发生了变化。
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虽然还没有达到书中所描写的那种境界,可幸运的是我们正在改变着长久以来,呆板,公式般的教学,正在向人性化、自然化的趋势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像小林先生那样走进儿童的内心深处;不断地发现他们特有的品质;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去探索、观察、创造,把大自然给孩子们当天然的“教室”让孩子去观察与探索。而且还应像小林先生那样尊重儿童,用爱心与信任给我们身边的“小豆豆”们贴上永远撕不坏的好孩子的标签,使他们拥有光明的未来!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14前几天,我读完了《窗边的小豆豆》。在读这本书时,我和小豆豆一起喜怒哀乐。我为小豆豆有小林宗作先生这样的老师、校长而感到高兴,为小豆豆能来到巴学园而感到快乐,为泰明的死而感到伤心。
《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是日本的黑柳彻子,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一年级就退学了,从原来的学校退学后她来到巴学园。刚到巴学园小豆豆就东张西望,因为这里的一切和原来的学校都不一样,校门是两棵树,树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巴学园”几个字;教室是电车。每样东西都让小豆豆大吃一惊,看到这,我不经为小林宗作先生能创作出这样一座小学而佩服。
刚来巴学园的第一天,小豆豆已经认识了好多朋友:泰明、阿泰、朔子、大荣君、美代、惠子。小豆豆她们班才十几个人,巴学园总共只有五十几人。我想:一个学校才这么几个人,真是少得可怜。
小豆豆上学的第一天,校长让大家带上“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午饭时间到了,校长来检查大家带什么来了?小豆豆带了黄色的煎鸡蛋,绿色的豌豆。五颜六色,看上去像花圃一样漂亮。如果校长看到有的孩子没带海的味道,就说:“海!”跟在校长后面的校长夫人就从放海味的锅里,取出两个煮鱼丸子。如果校长说“山!”夫人就从山味的锅里,取出一块煮山芋。就这样没有一个孩子说“讨厌吃煮鱼丸”之类的话,这样孩子们的营养就很全面。
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学园被美军飞机投下的炸弹,炸毁了,孩子们的欢笑声、歌声消失了,巴学园也消失了。看到这我的心情无比沉重,我难以想象,平日载着孩子们“奔跑”的电车教室,孩子们最爱的图书馆,孩子们的游泳池。都被熊熊的烈火包围着、吞噬着。
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我希望大家能够去看这本书,能够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15暑假里,我读了五遍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天真烂漫又马大哈的小豆豆,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小林校长,充满爱的气息的巴学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一边看书一边仿佛跟着小豆豆来到了巴学园。
夏天,小豆豆因为太“淘气”转学到了巴学园。这个有着一扇“从地上长出来的校门”的学校非常地接地气:小豆豆在“电车教室”里可以选择自已喜欢的那门课;那里的午餐总是带着山和海的味道;她的同学虽然身体有些缺陷,可也不防碍他成为冠军……。这样的学校,小豆豆可喜欢啦!
整个故事最让我感动的是小豆豆第一次看到小林校长就“什么都说了”,小林校长探着身子微笑着听小豆豆讲,一会儿点头,一会儿问“还有呢?”小豆豆就这样一个人讲了四个小时,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的样子,这让小豆豆觉得非常安心,非常温暖:“要是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
每次看到这里,我都羡慕小豆豆,我也从来没碰到一个人愿意听我唠叨四个小时。我越来越喜欢小林校长,每次听到小林先生对同学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绝对能做到”,我就想到自已:“我是不是也可以变得更好呢?”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很讨厌画画,因为我总是画不直线条,搭不好色彩,所以我越来越不喜欢美术课。可是妈妈跟我说:“孩子你可以的,别人能做到的,你一定也能。”于是每个星期我都风雨不辍地去培训班学习画画,现在你再看我的美术作品吧,一定会觉得“真不错”。
也是一年级,看到别的孩子弹钢琴,我都好羡慕,可是我这个人笨手笨脚的就怕学不会。妈妈支持我说:“不就88个键吗?你一定可以学会的。”她二话不说买了钢琴每天陪我练。现在你去看我钢琴老师的微信朋友圈吧,满满地都是说我“赞”。
我可以变得更好的!因为我相信自已能行。每次学习碰到挫折,我就会想着妈妈的话、怀着小林校长那样的心情,再努力一次,因为我一定可以变得更好!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