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读书心得集合15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寒假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寒假读书心得1寒假期间我和孩子一起读了一些书籍,感触挺深的。杨镇宇虽然是一个调皮好动的男孩,但是他有一个很大的爱好就是喜欢读书,每次带他去书店,他总是看了一本又一本书,不舍得离开,在家里一有闲暇时间就拿起本书来看,通过观察发现,他读书时,我或是爸爸坐在边上和他一起读,效果很好,他时不时的和你探讨书中的问题,有的问题立马答不上来时,他还会告诉你答案,而且显得很有成就感。
我们一起读《没头脑和不高兴》时,他笑得前仰后伏的,他说书里的内容太好笑了,读完后他明白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丢三落四的。的确这本书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我们的孩子出现书中类似的问题时,我们要给与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对于《蝴蝶豌豆花》儿童诗集配着彩色的画面,更是爱不释手。《第一次发现频临危机的动物》,使他明白了,要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还有《十万个为什么》也是他的最爱,从书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格林童话》是他每天临睡前必读的书。
通过陪孩子读书,让我了解到了孩子的所求所需,更加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所以说作为家长的我们,从自身做起,闲暇时候拿起一本书静静的读,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同时也给孩子做一个好的表率,让孩子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大量的生字,扩大孩子的识字量,杨镇宇的识字量就不少,除了书本上学的,其它的基本上都是在日常读书中学得,一个生字连续出现几次,基本上就记住了,尤其再配有画面的记忆更加深刻。
通过读书也可以掌握大量的好词好句,为以后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读书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总归读书有百利而无一害,让我们家长和小朋友们一起爱上读书吧!
寒假读书心得2今年寒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读后,使我受益匪浅。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
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
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
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
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
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证明了这一点。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急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
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师生之间缺乏代沟。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大。
寒假读书心得3这个寒假期间我选读的书是《蒙田随笔集》。
虽然读书是兴趣和习惯,但考虑读这本书,不仅因为它出现在很多推荐书目里,还出于对作者的好奇——一个做过法国波尔多市长的作家,会展露怎样的文采和思想。
在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的过程中,渐渐被这本书和作者吸引。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作者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这本书收录了蒙田的经典随笔作品。
他的随笔有如一道风景,左边一座山,右边一条河,前面一排树,后面一坡草,分开来看是山河树草,合起来看是一片完整的风光。他谈自己,但是他通过谈自己而谈到了人类和世界。
书中还有好多闪烁着光芒的智慧,敏锐地观察世人、世俗、世事,也用他的观点为他的观察对象做了脚注。人的习惯难改,世俗的习惯更难以撼动;教育孩子是我们最难、最艰巨的工作;当心灵失去目标时,应该为心灵找到发泄的出口;我们不应该要求事事如意,但应要求事事如理……
尤其是他的教育观念让人印象深刻,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教育观念不谋而合——蒙田理想中的新人是身心和谐发展的“全”人,主张教育要兼顾心智和身体。“只使他们的心智健全是不够的,还必须增强他们体力,如果心智得不到体力的支持,就要受到过分的压力。”他说:“我们造就的不是一个心灵,一个躯体,而是一个人,不应把心灵和躯体分离开来”教育者要把教育对象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教给他们生存和交往所需的必要知识,这一点对儿童来说尤其重要。儿童尚处于人生的初期,发展方向不明,变化规律难以把握,教育培养的任务显得异常艰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把握重点,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他认为,良好的人格不仅表现为身体健康,还表现为精神健康和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能够永远快乐地生活。应该教育儿童用健康的精神来指导自己,促进身体健康,从而达到心灵和身体的和谐统一。
感觉蒙田的文笔随意亲切,真诚,思想充满了睿智。所以有些书评写道:“蒙田是一个让我们越看越像现代人的家伙。”总体感觉,这是一本没有太多时代界限的书,值得一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经常阅读丰富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无论对于工作或生活,都非常有必要。东西方的名家典籍,能给我们的身心带来裨益。
以前经常阅读英文文学类的书籍,以后的阅读计划,我会着眼于教育类和名家经典,拓展一下视野,令自己有更大收获。
寒假读书心得4《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 ……此处隐藏11961个字……所发生的平静而又悲壮的故事。该书中,一切皆为真人实事。相信看过这部支教纪实都会那朴实的语言为之动容落泪。
走向成熟的第一步,是珍惜现在,珍爱身边的人。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
本书反映了叶楠同学在艰苦的环境中开展西部支教实践的心路历程,那就是在服务中锻炼提高,用爱心浇灌知的土地,用责任培育待放的花朵,用行动表达奉献的意愿,用青春实践生命的意义,真切地表达了那种初为人师的兴奋、师生之情的纯真、面对学生取得进步时的自豪以及关爱西部、珍惜拥有、立志报国的感人情怀。
有一个地方,没有去过,你就无法深刻了解;有一种生活,没有体验过,你就无法具体想象;有一种感情,没有经历过,你就无法感受。
原来以为《把梦留住》的标题太普通,现在体味起来,却觉得沉重而恰如其分。不要到梦扑灭为自己的民族而感伤。真替那些西部的孩子悲哀,沦为各种利益团体的牺牲品,有时真的怀疑“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是不是只对城里孩子说的。其实农村孩子也有机会听这句话,不过对他们来说机会实在太小了,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的拉大,不得不引起深思。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感受这种落差?表面的和谐掩盖不了腐烂的事实,多少人挥金如土,纸醉金迷的时候会想到会有人饱食都是一种奢望?‘一方面,大部分孩子因为缺少正确的渠道导向而失去了和同龄人放眼开世界的机会,电视,报纸,更不用提杂志,在许多地方是稀缺的奢侈品;另一方面,少数孩子却迷失在不甚正规的网吧里面不能自拔,外面的世界太精彩,因特网上的色彩太绚烂了,五彩斑斓的诱惑让他们的意志模糊。虽然他们每周只有几块几毛的零钱,还是想都不想就麻木地投向了网络世界,大好时光沦陷正在异度空间里面。”书中写实的记录让人心痛不已。
其实教育问题和其他很多问题已经纠葛在一起成为一个社会系统问题,可一个贫困山村的孩子就算考上大学,巨额的费用也让其望尘莫及,何来梦想可寻?就算达到也要放弃的痛苦,多少无可奈何啊!大学现在是奢侈品(这与一些制度有关),大多数的贫穷孩子无法完全依靠社会的资助念完大学,何况还不一定有那个学习条件、教育条件、考学的信心以及克服各种生活和观念的压力的信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是在那些贫瘠的土地上,保证生存和良性发展其实比树木的时间还要紧迫,而“接收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却比无力的“经济政策”和“政府引导”更加不被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家庭所认同,不但看不到眼前的即得利益,就连长远的“知识改变命运”都无法再理直气壮了,因为对于现在的教育和就业状况,根本就无法理直气壮了,而且可以说是理屈词穷。让吃不饱饭的孩子们继续接受非理性华而不实的应试教育,是否同样残忍?
华而不实的宣传停止吧,与其新闻里的空谈,倒不如多关心怎样让西部的孩子得到更切实的帮助和理解。奥运会很美,全世界都看到了。可看上去很美的世界,就真的很美了吗?浓得化不开的黑雾遮住了多少人的眼睛,看不到的真实就放弃了吗?
没有绝对的公平和平等,观念和生活水平的巨大落差让彼此之间很难理解,但只要有希望就不能放弃,只要有梦想就不能轻易丢弃。不能强大到改变根本,只要努力,会有让西部的孩子也可以看到青山绿水的一天,在绝境中看到的一点光芒能让人跟为之坚强。
寒假读书心得14寒假里,我阅读了《女生》这本书。《女生日记》这本书描绘了善解人意、情感丰富的六年级女生冉冬阳的生活,冉冬阳虽然不聪明也不漂亮,但却是大家眼中的魅力女孩。杨红樱阿姨以日记的形式写出了女孩子渴望长大又害怕长大的矛盾心情,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成长的快乐和烦恼。
让我们明白不要惧怕成长,自然地面对成长所带来的困惑,明白快乐的心情才能长得自然,明白我们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美好的心情度过重要的时光。很好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一本可以轻松却意义深刻的书。十分羡慕书中的主人公:冉冬阳。
她有个这么开明的家庭真好,妈妈善良可人,爸爸正直,他们与众不同,考试前他们不是把冉东阳关在屋子里,而是带着她出去玩;她想资助小雅妈妈开店,他们全力支持;为了帮助马加,她的爸爸妈妈竟然同意她一个人呆在家里……
冉东阳还有很好的老师。她的班主任罗老师,每学期都会给每位同学发漂亮的寄语卡,鼓励同学们;舒老师为了不伤学生们的自尊心,考试成绩只批“A B C D”;音乐老师米老师,利用一个小小的计谋,使同学们在比赛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在比赛时荣获了第一名。我虽然不怎么优秀,但是我也有一个和她一样好的家庭,我考试不好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不责备我,骂我,而是劝我,鼓励我。
《女生日记》里的人物很多,我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佩服梅小雅拒绝怜悯;我为莫欣儿的悲惨家庭而惋惜;我喜欢吴缅的个性,我讨厌乔丹的自以为是;我为小魔女刘扬惠子的追星而感到不值;我对古龙飞,精豆豆这对喜剧演员无可奈何;我觉得鲁肥肥出的主意全是馊主意。读过《女生日记》的朋友们我说的对吗?在《女生日记》里有许多话值得我细细地去感受,理解,品味。
一个人聪明,漂亮并不是最重要的,温柔善良才是女孩子最宝贵的品质。不聪明,不漂亮的女孩子,会因为温柔善良变的可爱起来。在《女生日记》里还有三篇文章十分吸引我,就是《美国来信》“系列”:信是由移民美国的林淑媛寄来的,我读了林淑媛寄给冉冬阳的三封信以后,也像冉冬阳羡慕移民美国的林淑媛。
原来美国这么好,学习这么轻松,还可以提前感受挣钱的滋味,弄的我都想去美国玩玩。我必须承认,虽然美国是社会,但是,美国的孩子却很幸福。 《女生日记》真是我的好老师!这本书让后我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书中大家都那么宽容友爱,我就会快乐起来,这是一本让我感动,让我难忘,让我流泪的书。
寒假读书心得15“碧玉打扮成一棵树高,一万块绿色的丝绸挂毯垂下来……”梅梅背诵这些古诗,仿佛一棵婀娜多姿的柳树竖立在她面前。然而,本周的第《青海高原一株柳》课展示了一棵非常不同的柳树。
这棵柳树在贫瘠的高原上茁壮成长,却在逆境中创造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奇迹,令人惊叹,令人望而生畏。这种顽强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强烈的震颤和灵感。
张海迪是我国著名的哲学硕士残疾作家。5岁时,他因病无法照顾自己。但是,身体残疾,意志坚定的张海迪,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她以坚强的毅力和决心与疾病作斗争,以勤奋的学习和工作继续她的生活。她不仅自学完了中小学的所有课程,还自学了大学英语。提到80年代没有一个名字比张海迪更受欢迎,她影响了中国几代人。
想起自己,记得二年级的时候,学跳绳的时候,经常因为怕被绳子拉着不敢跳。在父母的鼓励下,我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但我没有灰心。让我爸妈在家陪我练。我失败了一次,两次,三次.我完全失去了信心。每次体育课跳绳,我总是充满恐惧。
但是张海迪阿姨给了我鼓励。于是,我又开始练习。“一、二、三”我跑到中间位置,轻轻一跳。“成功,我终于成功了!”那次成功给了我自信和信心。从此,我一点一点掌握了跳长绳的技巧。最终成为班上跳绳最好的一员!
虽然这只是一棵柳树,但它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这棵柳树的品德值得深思和学习!
文档为doc格式